保研复盘
今天是2025年9月24日,边听 Cornelia Street 边敲下这篇文章。前奏很好听,整首歌有种怀旧、不舍、迷茫又坚定的感觉,还有种宿命感。很适合这种开启人生新阶段的时候呢。
[Verse 1]
We were in the backseat / Drunk on something stronger than the drinks in the bar
"I rent a place on Cornelia Street" / I say casually in the car
We were a fresh page on the desk / Filling in the blanks as we go
As if the street lights pointed in an arrow head / Leading us home
大三之前:一心想出国读硕士。但是随着国际局势变化,还有对自己的认识的增长,逐渐转向偏好保研。我自己觉得我属于慢热型学生,出国读水硕的话基本开学就得想着找工作的事,而全世界计算机的就业形势都不好,留学回本基本看不到什么希望;读MPhill/PhD又没有什么科研经历,申不到(我完全想不通大三就手握论文的同学是怎么做到的,反正我是连专业课都没学懂,更别说在科研上有什么idea, 至于做dirty work最后挂个名,我又觉得不如花这些时间精进专业基础)。国内保研的话有三年时间,进可专心科研三年,退可早早完成毕业要求去实习,还省钱(花家里一大笔钱然后挣不回来对我来说是挺大的心理负担)。
大三到大四暑假:出完所有科目的成绩后找教务老师问了自己的排名,天塌了,平均学分绩点86.7, 年级排名178/806, 专业排名23/89. 说实话我这四年,尤其是转来计算机后的两年,每个学期最后那一个多月都过得挺痛苦。我考试有个特点是,只有自己真学懂的课才能拿高分,但是就算真学懂了也不一定能拿高分。拿到这个成绩也只能说是自己已经尽了很大努力的结果。这时候觉得保研希望很小。
插播一下学校保研政策:分为普通类、思政类、特殊专长类。普通类是85%绩点+15%加分算综合分数。思政类是留校做2年辅导员然后留本校读研。特殊专长是给有国家级一等奖或者论文的同学准备的,需要答辩通过。我手里有个蓝桥杯国一,算是勉强达到特殊专长要求,但是后面问了学院说不够格,成功率应该还没有报普通类大(普通类的加分我也能靠竞赛加满)。所以最后报的普通类。
暑假第一个月做了学校统一安排的实习,第二个月做了南京大学的PA, 算是达成了自己大二的时候的一个目标吧。体验很好,很有成就感,学到了不少东西。能一个月做完也算是靠着自己前面两年的积累(看CSAPP, 折腾Linux等等,学校专业课也有一定帮助)。做这个PA之前我为了找个托管代码仓库的地方,专门花了一天自己搭了个Forgejo. 没直接传GitHub是觉得公开出来不好(讲义明确说了不要公开自己的代码),虽然也可以传GitHub Private Repo, 但是不方便我向好朋友展示(flexing)自己的代码。事实证明这是很关键的一步,没有搭这个我就没法方便地向老师证明我暑假在做这么个project。
大四开学,蹲学院的保研报名通知,交各种材料。中间各种担心自己有什么疏忽导致材料审核没通过保不上研。
9/11晚上,班群里发了保研名单。深呼吸点开一看,发现自己拿到名额了。刚好赶上了今年保研名额增加。跟妈妈说了,她很高兴。不过我心情就比较复杂,因为我根本没为保研准备什么,也没联系任何导师,完全不知道自己能去哪。从此开始保研速通。
9/12去学院给学生证盖注册章(因为看到预推免报名得上传学生证扫描版)。然后顺便约了班主任聊了一下。跟她讲了讲这个暑假做的事情,以及自己目前纠结的:研究生要做system还是AI. 做system的话本校是不太可能了,因为几乎所有老师都在做AI方向的研究。外校的话也只有传统计算机强校才有老师会做这块,申请的bar很高。以及system发文章难度比AI大得多。她基本认同我的观点,然后跟我介绍了一下她所在的实验室,并欢迎我保来这里。
我自己算是一个觉得自己学什么都可以的状态,但是我不太能体会到读某个方向的研需要的感兴趣程度/能力/意志力/天赋。这种东西感觉和小马过河差不多,不亲身体会一次很难单纯从他人的描述明白全貌。所以在一通焦虑后,接受了自己的认知的不可避免的局限性,最后选择了读AI/算法大方向的研究生。理由主要有:
1. 感觉system算是很偏工程的方向,可能接地气的研究不在学术圈,而在工业界。在大学里做system落得为科研而科研的概率很大,做的东西没什么实际意义(虽然做AI也不一定有就是)。
2. 感觉system是个很适合自学的方向(不搞科研发论文的前提下)。因为从操作系统到编译器,各种system的核心成果都是开源的,开源氛围浓厚,自学的资料也很丰富,也不需要什么很高端的设备,一台电脑足矣。相对的,AI对硬件的要求高得多。
3. 选择AI, 以后也可以回来搞system, 或者交叉(MLSys)。选择system最后大概率就只能一直搞system了,因为感觉AI重科研,还是得依靠在学校里学着做科研发论文才有前途。
聊完之后开始想着保研去哪。可参照的信息实在不多,一开始走了很多弯路,申请了一些bar很高的学校。比如华工,我这个rank根本过不了简历关。经过几天的自我怀疑后,想到可以去微信搜一下前面两年的保研去向,发现我这个保研综合排名的段位一般会去本校、深大、西电。
9/13还是9/14填了了深圳大学预推免的报名。简历抓耳挠腮写了点东西上去。感觉自己好像花了不少时间,也学了不少,但是能展示出来,能用于推销自己的东西很少。
9/15填了本校预推免报名。
9/17收到深大机考通知。给电脑装了个Windows 11以防万一Arch Linux有什么不兼容的坑。
9/18上午准备了一下机考,配置环境和练了点模板题。下午和晚上深大机考。最后应该是做了 6 out of 10. 晚上机考完后还很紧张地做了个简单的自我介绍PPT给明天本校面试用(虽然最后没用上),以及看了看离散数学和计组等的课本习题。
9/19上午本校面试。本校的老师都很好,考得很简单。问我报了什么别的学校,我如实相告,老师说想去国企/公务员就留本校,想去大厂建议去深大。不得不说对本校生的态度跟一些别的高校比高下立判。上午面试完开始在深大计软院官网寻找合适的老师,找到了一个。这个老师主页写了找他套磁需要的材料,其中有一个是CV, 我还没有。于是直接去overleaf搜了一下模板,改了一通。Research Interest感觉自己写的很一般,因为我自己都不是很清楚自己要做什么……基本没有用LLM生成的文本,纯手工硬凑了个英文CV出来。下午在深大保研群里看到有个人说自己放掉了老师的offer, 是VCC组里的,这个组很厉害。我查了查,发现这个老师是南大的!也许我暑假做的南大PA他也做过,于是写了个套磁信,附上自建的Forgejo网址(上面有所有做PA的commit记录,有几道思考题我写在issue里了)、CV、成绩单、获奖证书、托福成绩单,发了。
9/20收到了老师的回复,约了明天线上面谈。
9/21上午和老师面谈,我这台电脑自带麦克风在Linux下增益很大很大,得调小音量才能用,但是当时腾讯会议会自动改回最大音量……慌乱中也没想到去腾讯会议设置里调,用了个耳机,然后又发现音频输出改到耳机又会自动改回自带喇叭……也是腾讯会议干的,但是当时想不到。就这么勉强面完了lol. 老师好像觉得我能独立完成PA挺强的,说他那年只有一个人跑出仙剑。基本确定了套到磁后,我就开始全力准备明天的面试。写了个简单的英文自我介绍,大概过了几遍,让自己不会忘记要说什么。
顺便讲讲选导师的心得:众所周知对于研究生,导师>>学校。不认同的请全文阅读东五往事。那么怎么找到好导师呢?每个人对于好导师的标准不同,但是至少导师应该有足够的学术能力指导你做出毕业所需要的论文等学术成果。我们可以直接点开学院官网(这时候可以简单观察一下学院官网的版式,是否有英文版本等等,看多了也能感受到学院对自己门户的重视程度),找到师资介绍,打开老师的介绍页面查看。
1. 重点先看这个老师的科研方向和科研成果的介绍:科研方向写得比大海还宽广的,多半自己并没有在各种小方向都触类旁通的能力,如果年龄还比较大,那极大可能是跟不上学科发展,只能蹭热点水论文,这种老师说不定还没一个刚毕业的硕士水平高(不过注意也有反例,比如NJU蒋炎岩)。科研方向写得很具体,和近期发表的论文能对上的就算没问题。如果写的是某个具体的问题/难题,那就是很大的加分项。这里顺便可以看看这个科研方向怎么样,自己有没有兴趣,好不好就业等。
2. 看个人介绍:一般能一眼从这段介绍里看出老师的研究方向就没问题,如果是一堆不知所云的国内奖项、项目什么的就要提高警惕。常见的帽子,如杰青、优青,可以参考,但是也只是参考。
3. 看有没有英文主页:有境外留学经历,或者有和国外学者合作的老师,基本上肯定会准备一个英文主页,毕竟总不可能让合作者顶着翻译器看自己的中文主页吧。不同学科可能会有区别,对于计算机来说我觉得没有英文主页的基本上可以pass了(虽然这样好像会直接pass一大批老师lol)。与之相对的,学者网可以算作扣分项(不是)。
4. 看主页剩下的部分:比如写了自己学生毕业去向的,有可能是比较关心学生的,加分项。还有着重写了自己指导的学生拿的成果的也算加分项。
5. 看主页里的publications, 不过我这种零科研经历选手不太能记得住顶会顶刊的名字。
6. 这些都看完后筛出来的可以再去各种找导师评价,虽然很有可能没差评也没好评,所以没法依赖导师评价。
以上纯属我自己在看了一堆导师后总结的个人经验。可能会有不少false negative, 不过至少false positive够低。
9/22深大面试。总体感觉比想象中简单哈哈哈。发现自己的英语带来的优势应该还是挺大的。面完了终于松了一口气,接下来只要等offer就好了。
9/23上午,边听 Welcome to New York 边等来了深大的 offer. 下午填了志愿,就填了一个深大。
9/24台风,在家,写复盘。
最后放一个和朋友的聊天记录(我的消息)作为结尾吧:
> 从得知拿到保研名额开始到现在,感觉人又回到了为了前途左思右想,焦虑,甚至担惊受怕的生活
> 我现在总是心存一份侥幸心理
(未完待续)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