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研复盘
今天是2025年9月24日,边听 Cornelia Street 边敲下这篇文章。前奏很好听,整首歌有种怀旧、不舍、迷茫又坚定的感觉,还有种宿命感。很适合这种开启人生新阶段的时候呢。 [Verse 1] We were in the backseat / Drunk on something stronger than the drinks in the bar "I rent a place on Cornelia Street" / I say casually in the car We were a fresh page on the desk / Filling in the blanks as we go As if the street lights pointed in an arrow head / Leading us home 大三之前:一心想出国读硕士。但是随着国际局势变化,还有对自己的认识的增长,逐渐转向偏好保研。我自己觉得我属于慢热型学生,出国读水硕的话基本开学就得想着找工作的事,而全世界计算机的就业形势都不好,留学回本基本看不到什么希望;读MPhill/PhD又没有什么科研经历,申不到(我完全想不通大三就手握论文的同学是怎么做到的,反正我是连专业课都没学懂,更别说在科研上有什么idea, 至于做dirty work最后挂个名,我又觉得不如花这些时间精进专业基础)。国内保研的话有三年时间,进可专心科研三年,退可早早完成毕业要求去实习,还省钱(花家里一大笔钱然后挣不回来对我来说是挺大的心理负担)。 大三到大四暑假:出完所有科目的成绩后找教务老师问了自己的排名,天塌了,平均学分绩点86.7, 年级排名178/806, 专业排名23/89. 说实话我这四年,尤其是转来计算机后的两年,每个学期最后那一个多月都过得挺痛苦。我考试有个特点是,只有自己真学懂的课才能拿高分,但是就算真学懂了也不一定能拿高分。拿到这个成绩也只能说是自己已经尽了很大努力的结果。这时候觉得保研希望很小。 插播一下学校保研政策:分为普通类、思政类、特殊专长类。普通类是85%绩点+15%加分算综合分数。思政类是留校做2年辅导员然后留本校读研。特殊专长是给有国家级一等奖或者论文的同学准备的,需要答辩通过。我手里有个蓝桥杯国一,算是勉强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