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二月, 2025的博文

托福备考记录

 还有不到一周时间考托福。最近这周完全没复习,全在学计算机。真的很喜欢临考前学不相关知识的偷感…… 但是两千多的考试费已经交了,总归还是得复习一通。下面大概总结一下我复习过程中的经验。 首先是口语。我觉得对于非英语环境下长大的人来说这个算是最难的了吧。但是实际上托福的口语都有一定的套路。面对题目有足够的预判,按部就班得想答案,用相对比较简单的表达说出来。这么一分解,逐个训练好像就没那么难了。 口语第一部分是 freestyle 环节。通常是给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二值选择题,15秒时间准备,45秒时间作答。托福里面所有 freestyle 环节(包括口语和写作)都要注意一个重点:事实正确性不重要!我觉得可能是我思维会严谨一点,说一句话前总是想着我说的能不能自圆其说,但是实际上你表达的逻辑性和真实性是最最不重要的。Raters 想要关注的只有你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不是你能不能当哲学家。所以选材肯定以“能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语言能力”为标准,包括胡编乱造都没问题。下面列出我准备的几个段子,实际并不一定要硬套,主要是防止找不到东西说: celebrity good for society: Wenchuan earthquake -> donation campaign -> I joined friend helping me: had difficulty remem math terms -> gave me a crash course a week before exam -> good score weak subject: math -> abstract/have to memorize people influence me: 可选上面的celebrity或者my mom is a high school teacher -> prepare lecture or grade homework till midnight -> kind and patient, loved by her students  self char development: ran for student union president -> had to give an election speech -> v...

近期学习记录

 最近一个星期花时间恶补了一下 CSAPP. 在此记录一下。 我看的是第三版中文版。之前自己有点排斥各种技术类书籍的中译版,主要是觉得翻译质量不佳,且还得找专有名词对应的英文词汇。但是现在又觉得还是中文阅读速度高(不确定是不是真的比英文高很多,对于我扫视单位面积文字获取的信息量来说我猜是中文高),好像阅读的心智负担小一些。 总之觉得没有必要强求自己看英文版。 可能由于我事先对中译的要求放得比较低,读下来感觉质量还好,没有什么特别大的理解上的障碍。反而英文原版在排布代码段和插图上明显不如中译版人性化(离对应文字太远,得来回看)。 阅读重点在“第二部分:在系统上运行程序”。第一部分看上去主要是计组和体系结构的内容,我感觉实际编程中实用性不如后面两部分。而第二部分介绍了 ISA 和操作系统共同为上层应用程序提供的机制,包括链接、异常控制流和虚拟内存。链接里的 GOT 表和 PLT 表和 pwn 以及 PLT Hook 技术直接相关。异常控制流并不只是指一些语言里 try catch 这样的异常机制,它与普通的顺序执行、条件跳转和循环等正常控制流相对,是除了这种正常控制流以外一切控制流的总称。虚拟内存中重要的知识点有内存和外存之间的换入换出机制,共享/私有内存以及相关的 CoW 机制,以及堆内存管理。 其实我第一次看 CSAPP 是两年多前,当时自己还没转来计算机专业,也没学过数字逻辑和计组这两门先导课程,所以读不下去。如今在学校里学了一遍各种计算机专业课的考研导向版本,想着回来补一补正统的计算机科学教育,倒确实轻松一些。就算之前学的已经忘得差不多了,看着各种隐约有点印象的名词也会有些亲切感,自然就不觉得难了。读书百遍,其义自现。  之前玩逆向的时候遇到不懂的地方总是想着这么复杂怎么可能学得完,于是会想方设法地逃避和绕过。对理解比较庞大复杂的系统总有种惧怕感。如今学得越来越多,感觉虽然距离真正理解还很遥远,但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单纯看书的缺点在于学了不少理论,但是缺乏实践,很多地方还是有不少 gaps. 春招在即,恐怕来不及好好做南大的 ICS PA 了,下一步可能还是为了找工硬啃一下 Android Runtime. 不知道能学得多明白呢?